案例名称:飞利浦《医》主题系列记录片传播案
参选类别:影视营销
客户品牌:飞利浦
提报公司:凤凰网
项目背景:
作为全球知名医疗器械品牌,飞利浦长期致力于创建医疗保健的未来并挽救生命,,通过创新性医疗解决方案提供从医院到家庭的全方位关护。飞利浦希望跳脱单纯的创新技术,以更人文的角度传递飞利浦“创新为你”的品牌理念,建立在医生、医院和公众心中的品牌美誉度和好感度。
传播目标:
飞利浦长期关注中国医疗事业和医护人员,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达成:
1、 引发全社会关注,此部分KPI为媒体传播力度、百度搜索数、专题曝光量、视频浏览量;
2、 引发全社会的激烈讨论和深度思考,此部分KPI为微博话题讨论数;
3、 引发医生群体的深度关注,能和医院及医生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,此部分KPI为话题能在专业论坛上引发热烈讨论;
消费者洞察:
飞利浦医疗设备产品的购买者和使用者是医生和医院,但最终服务对象是普通公众,同时医疗机构监管部门也是飞利浦希望建立深度信任的对象。医患关系,是这三个群体共同面临的问题,医患矛盾的加剧,也对三方群体利益带来损害。
策略与方法:
凤凰网与飞利浦联合《舌尖上的中国II》导演团队,打造互联网第一档关注医生群体的微纪录片《医》,通过平实的视角为公众呈现一个真实的“医生”的世界,客观地向外界传递医生的辛苦以及对病人的用心付出,搭建医患沟通平台,让公众在现有医疗体系下达成对医生的理解。
结合产品的特点和社会热点话题,推出纪录片,真实展现医生生活,帮助飞利浦的使用者——医院、医生沟通全社会。活动期间恰逢关注ASL病人冰桶挑战赛在世界范围如火如荼的展开,飞利浦巧妙利用ASL冰桶挑战赛,在吸引受众注意的同时,收获良好的社会效益。
执行过程:
媒介策略与执行
案例视频链接:
http://v.ifeng.com/biz/201412/012abc24-0c84-4385-8e8f-ab3cd5aa17e1.shtml
第一步:一场研讨会
我们邀请各科室医生、医疗媒体人、曾经的医生(转型做医药代表)等开研讨会,公众和医生群体街头采访等专业调查,确定话题方向和医生人选;
第二步:拍摄五集纪录片
经过研讨会和调查,最终选择在沈阳、北京和上海这些接诊量最大的一二线城市的三甲医院、民营医院取景,推出急诊、神经内科、儿科、心外、影像科等工作压力较大的科室医生真实生活主题的五部纪录片,以每周上线两期的节奏进行发布。
《激战》(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张晖)
《暖春》(北医三院神经内科医生王丽平)
《心血》(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科医生贾晨光)
《视界》(沈阳盛京医院影像科医生石喻)
《回归》(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外科医生程云阁)
第三步:一场纪录片首映礼及两场沙龙
我们按纪录片发行模式举办《医》观影会首映礼,并设置“媒体与医”和“中国好医生”两场主题沙龙,由凤凰卫视知名主持人闾丘露薇主持,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巡视员廖新波、凤凰新闻评论员唐驳虎和医生张强等社会名人和医界代表出席,在中国式医疗困境下,探讨对医生群体价值的认可和回归。
第四阶段:一次事件营销。
传播期间,借助“冰桶事件”,双方高层和KOL以各自的方式进行参与(注:《医》第二集《暖春》即讲述了ALS医生的故事),在微博和微信上取得了大量关注。
传播绩效:
ROI:最大程度地利用营销投入,获得目标成果最大化;
客户满意度:能可持续为客户品牌提供价值,获得客户认可;
引发全社会的关注:
《医》纪录片首映礼引起60多家媒体争相报道,凤凰卫视、CCTV8、东方卫视、浙江卫视和北京卫视强烈关注,并以新闻形式播出;解放日报、京华时报、新闻晨报等多家报社也分别发表报道及评论;包括中国上海(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网)、新华网、人民网在内的50多家重要网站主动转载;
百度“医纪录片”搜索结果1450万条,《医》纪录片飞利浦搜索到达20万条。
活动最终获得专题总PV1.288亿,视频VV9千万。
活动最终引发媒体、公众对当下医患关系的反思和对医生的理解。
创新应用:
凤凰网通过对社会热点的洞察发现,在目前医患矛盾日渐升级的背景下,媒体对医生的报道缺少真正客观公正的呈现.。
结合产品的特点和社会热点话题,推出纪录片,真实展现医生生活,帮助飞利浦的使用者——医院、医生沟通全社会。活动期间恰逢关注ASL病人冰桶挑战赛在世界范围如火如荼的展开,飞利浦巧妙利用ASL冰桶挑战赛,在吸引受众注意的同时,收获良好的社会效益。
从促成医患互相理解的这一刻开始,飞利浦在医院医生及公众心中的口碑也从此建立。